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30 点击数量:28
一、科室简介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科(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睡眠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整合神经内科、精神医学、心理学与睡眠医学的跨界综合学科,由王春雪教授领衔创建。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天坛医院神经科学集群优势,科室以脑科学为基础,聚焦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开创“生物心理社会”整合诊疗模式。其核心特色包括:
1.国家级平台定位
北京市重点专科、中国心身医学教育联盟基地,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老年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变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
主导制定《中国卒中后抑郁诊疗指南》,参与亚洲房颤指南、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编写。
2.多学科整合诊疗
首创“神经精神心理睡眠”四维诊疗体系,覆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情绪、认知、睡眠及行为障碍。
联合神经外科开展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机制研究(如张建国团队揭示基底节β震荡与睡眠障碍关联),推动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优化。
3.硬件与规模
配备5间国际标准化睡眠监测治疗室、经颅磁刺激(rTMS)仪、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
年接诊量涵盖全谱系身心疾病,开设睡眠专病门诊、抑郁焦虑专病门诊、女性心理健康门诊等特色门诊。
二、特色诊疗领域
1.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精神心理障碍
脑卒中后情绪/认知障碍:整合神经调控(rTMS)、认知行为疗法(CBT)及药物干预,降低抑郁发生率30%。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基于DBS颅内电生理标志物(β震荡)设计个体化神经调控方案。
2.睡眠障碍综合干预
开展多导睡眠监测(PSG)、呼吸机滴定,结合正念冥想、光照疗法治疗失眠,孕产妇睡眠障碍干预研究获首都卫生发展计划支持。
3.非药物疗法创新应用
心理行为治疗:沙盘治疗、艺术治疗、园艺治疗及医学太极,改善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调控技术: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焦虑,有效率超75%。
三、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王春雪(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心理分会主委。
专长:脑血管病伴情绪/睡眠障碍、女性心身健康管理;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编《脑血管病心理康复手册》。
核心专家(按领域分类)
1.情感障碍与心理治疗组
陈琦(主任医师):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综合诊疗;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常委。
吴硕琳(副主任医师):脑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青少年情绪障碍;擅长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
李丽君(副主任医师):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与心理干预。
2.睡眠障碍与神经调控组
张宁(主任医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卒中后失眠;创新光疗联合生物反馈技术。
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组
团队特色:多学科协作(含儿科、心理治疗师)诊疗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提供家庭治疗及沙盘干预。
四、科研与学术影响
1.创新研究
揭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颅内电生理机制(β震荡持续升高),成果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
开发“孕产妇正念冥想联合ECBTI失眠疗法”,纳入首都卫生发展计划推广项目。
2.学术平台
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精神医学高峰论坛”,年培训进修医师超百名。
与欧洲Charité医学院、清华大学等机构建立科研协作,推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五、就诊指引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新院区)。
预约方式:
电话:010-59978585(科室);010-114(挂号平台)。
特色门诊:
睡眠专病门诊(含多导睡眠监测);
脑卒中心理康复门诊(王春雪团队);
青少年情绪障碍MDT(需提前预约)。
科研入组:开放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卒中后抑郁等临床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可申请免费靶向药物或神经调控治疗。
提示:初诊患者建议携带既往神经科病历及心理测评报告,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