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药理基地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数量:5
一、科室概况
历史地位与架构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首批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单位,由医院院长张罗教授担任机构主任。基地整合五大核心职能: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临床药理学教研室、I期临床研究室及个体化药学中心,形成“管理伦理科研教学转化”一体化平台。团队拥有5名博士、1名硕士及2名博导,年均承接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50余项,其中牵头国际多中心项目10余项。
核心定位
科研转化枢纽:主导创新药械临床试验,如中国首个抗VEGF生物I类新药康柏西普的SHINY研究(中国区牵头单位),推动眼科、耳鼻喉科等重点领域新药落地;
行业标准制定者:作为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牵头制定GCP规范及临床试验设计指南;
教学高地: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博硕培养及住院医师规培,年均培养人才40余名。
二、核心职能与特色
1.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专业覆盖:备案24个药物试验专业(如眼科、耳鼻喉各亚专业、肿瘤科等)及30个医疗器械试验专业,支持全科室临床研究;
质控体系:建立从方案设计到结题的全流程监管,确保符合GCP标准,项目国家核查通过率100%。
2.伦理委员会(2004年成立)
国际认证:2013年通过WHOSIDCER伦理认证,实现审查电子化(CTMS系统),年审查初始项目200余项、跟踪审查500例次;
受试者保护:由刘雁副书记任主委,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保障权益与安全。
3.I期临床研究室
前沿探索:年均完成创新药I期试验、生物等效性研究10项,涉及基因治疗、间充质干细胞等尖端领域;
多学科协作:联合眼科、耳鼻喉科开展患者导向I期试验,加速成果转化。
4.个体化药学中心(全国首家眼科个体化治疗会诊中心)
精准用药:年服务700余例患者,通过15种药物基因检测指导用药(如抗凝药、免疫抑制剂),减少不良反应。
5.临床药理学教研室
教学贡献:主编《临床药理学》教材(获院级优秀奖),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硕博教学,培养青年教师。
三、专家团队推荐
领军专家
1.赵秀丽(教授、基地副主任兼机构办主任、博导)
专长领域: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管理、GCP平台建设;
学术贡献:负责IIII期试验100余项,主持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GCP课题;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主委、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专家;
行业影响:主编著作4部,推动康柏西普等重磅新药研发。
2.卢来春(基地副主任)
职能协作:协同管理五大平台,优化跨部门研究资源整合。
骨干团队
3.伦理委员会:刘雁(主委)领衔13名委员,确保研究合规性与受试者安全;
4.I期研究室团队:聚焦创新药早期试验,年均完成项目10项;
5.个体化药学组:年均基因检测700例,为眼科等专科提供精准用药支持。
四、核心优势总结
全链条创新平台:从I期试验到个体化用药,覆盖“实验室病床”转化全周期;
重点学科赋能:依托同仁眼科、耳鼻喉科国家级平台,牵头眼耳专科新药研发;
国际标准质控:WHO伦理认证+GCP管理体系,保障研究质量与受试者权益。
合作与咨询
地址: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西区);
临床试验申请:机构办公室电话010-58266699;
个体化用药服务:眼科会诊中心需临床科室转诊。
同仁临床药理基地以“严谨研新,药护生命”为使命——从康柏西普的视界重塑到基因导向的精准用药,在每一场临床试验中践行“科学为刃,仁心为盾”的研发理念,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