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数量:3

一、科室简介
历史地位与规模
医学影像中心(放射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国内头颈部影像学诊断的发源地与标杆,2007年成为北京首家全专业通过ISO15189国际认证的医学实验室。科室依托同仁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形成“头颈部专精、全身多系统协同”的特色体系,现为国家重点扶持学科、北京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入选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

核心定位与技术平台
设备体系:配备全身螺旋CT、高场强MRI、DR、数字乳腺摄影系统等先进设备,支持500余项检测,年处理影像检查超30万人次。
多学科协作:设立神经与眼组、胸部与鼻咽喉组、介入学组等5个专业学组,联合开展头颈部肿瘤、颅眶复合伤等高难度疾病诊疗。
科研教学高地: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年均培养硕博研究生50余名;连续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头颈部影像诊断学习班”16届,推动技术标准化。



二、技术特色与创新
1.头颈部影像精准诊断
视神经损伤救治:国内首创内镜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累计完成超1000例(手术量全国首位),无光感患者复明率达30%。
疑难肿瘤诊疗: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如眼表面线圈高清技术)提升视网膜母细胞瘤、颅鼻眶沟通肿瘤的检出率与保眼率。

2.功能影像与人工智能融合
脑可塑性研究: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技术揭示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中枢重组机制,优化康复策略。
AI辅助诊断:开发头颈部肿瘤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口咽癌预后及肿瘤分化程度,精准率超90%。

3.介入治疗创新
血管与非血管介入:开展肿瘤栓塞、血管成形(如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胆道梗阻扩张等微创手术,年完成量居北京市前列。

4.低剂量与安全性质控
牵头制定头颈部CT辐射剂量团体标准,在提升分辨率的同时降低辐射暴露。



三、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1.鲜军舫(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导)
专长领域:眼耳鼻喉疾病多模态影像诊断、脑功能重组机制研究。
学术贡献:提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影像评估体系,规范头颈部疾病诊疗路径;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2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导制定眼耳鼻喉CT检查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
社会角色: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领军专家
2.刘中林(主任医师)
专长:颞骨疾病影像诊断、疑难头颈部肿瘤鉴别,年完成会诊超2000例。
3.燕飞(主任医师)
专长:眼部疾病及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创新青光眼脑网络改变研究模型。
4.杨本涛(主任医师)
专长:头颈部及骨关节影像综合诊断,擅长颅底肿瘤术前评估。

骨干专家
5.李书玲(主任医师):鼻咽喉颈部病变影像诊断,专注肿瘤分期与疗效预测。
6.张青(主任医师):心血管影像与头颈部疾病联动分析,提升复合伤诊疗效率。
7.鲁辛辛(主任医师):病原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研发,主导ISO15189实验室认证。



四、核心优势总结
技术标杆: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头颈部多模态MRI等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微创介入覆盖全身血管及肿瘤疾病。
科研转化闭环:从脑可塑性机制研究到AI预后模型,成果直接赋能临床精准诊疗。
全周期质控:ISO15189国际标准+辐射剂量优化体系,保障检查安全性与准确性。

就诊提示
影像特需门诊:头颈部疑难影像会诊(周三上午,鲜军舫主诊)。
预约方式:官网/电话010-58266699;急诊颅脑损伤、急性出血患者24小时优先处置。
科研合作:脑功能重组、肿瘤影像组学课题可联系鲜军舫团队(邮箱cjr.xianjunfang@vip.163.com)。

同仁医学影像中心以“毫厘之间的生命图谱”为使命——从视神经的微光重燃到头颈禁区的精准导航,在黑白影像中诠释“见微知著,影领新生”的医学精神,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