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详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24 点击数量:92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正式组建于2020年3月,其病房于2022年2月22日正式对外收治患者。科室编制床位45张,最大收治床位可达60张。
作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双中心医院的一部分,北大六院神经内科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促进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融合,全面提高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患者从多角度、多学科的系统化诊疗中获益。科室发展迅速,成立之初便跻身2020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全国神经病学学科前50名,并在2022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疗特色与服务理念
神经内科的医疗特色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与精神系统的交叉疾病上,主要包括:
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行为异常:如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癫痫、颅内占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神经系统变性病:如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
运动障碍相关疾病:如迟发性运动障碍、抽动症、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
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以及脑小血管疾病(如腔梗、脑缺血、脑微出血等)。
其他常见问题:情感障碍(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尤其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不安腿综合征RLS和周期性肢体活动障碍PLMD)、眩晕、头晕和头痛等。
科室具备全面的诊疗服务能力,针对认知障碍及运动障碍类疾病,有包括APOEε4等位基因检测,血及脑脊液Aβ及Tau蛋白检测、嗅觉检测、睡眠监测等多种评估方法,并常规开展经颅磁刺激及直流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及认知康复训练。对于脑血管病、头晕等,也常规开展TCD、颈动脉血管彩超、肌电图等检查。
科室秉承医院“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院训,旨在为广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科学、人文、优质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专家团队推荐
北大六院神经内科拥有一支全部由全日制神经病学博士组成的医生团队(目前医生团队9名),年富力强,并有护理团队14人。团队中多名医护人员有国外博士后或高级访问学者深造经历。
以下是部分专家介绍(请注意,出诊信息可能会有变动,建议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信息):
1.袁俊亮主任
职称/职务: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
专业特长:擅长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病、痴呆),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睡眠障碍,以及脑小血管病、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等神经精神交叉疾病。
学术贡献:担任多个国家级学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发表大量SCI论文,并参编多部图书和指南。
2.汪琦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痴呆,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神经变性病,神经免疫病,神经肌肉病,脑血管病,头晕,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学术背景:医学博士,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访问交流。临床经验丰富,主要专业及研究方向为痴呆、神经变性病、神经免疫、神经电生理等。
3.赵丹华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头痛,头晕,抑郁,失眠,痴呆,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学术背景: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专业。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头晕、神经肌肉病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4.陈靖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痴呆,癫痫共患精神和行为障碍,卒中后抑郁,脑血管病、头晕、头痛、抑郁、焦虑、失眠等。
学术背景: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神经病学专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还有其他多位医生,如李园主治医师、陈君逸主治医师、白超博主治医师等,均在神经精神交叉领域有所专长。
提示
北大六院神经内科的特点是聚焦于神经与精神交叉的疑难病症,尤其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病伴发的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方面具有特色。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或预约就诊,建议直接访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方网站或拨打其官方咨询电话,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门诊时间及预约信息,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