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络会诊科详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24 点击数量:66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其工作人员早自2001年就在国内首个精神疾病康复基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大兴农疗康复基地开展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学、先进的精神疾病综合康复治疗服务体系,并因此于2019年获评“首批全国精神康复优秀单位”称号。
该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主要服务于病情稳定、能够定期随诊的精神疾病患者。
服务理念:
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精神疾病的复发是可以预防的。
精神疾病的康复不仅是消除症状,更重要的是社会功能的恢复。
服务特色:
量身定做: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团体治疗:开展各种团体治疗,以促进患者各项技能的提高。
同伴引领:在患者康复、成长过程中有同伴榜样的引领。
多学科团队:团队由医生、护士、社工、康复治疗师和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患者家属专家”志愿服务:借鉴国际先进的“患者家属专家”(UserFamilyExpert,UFE)模式,让康复良好的患者或家属用其爱心和经验帮助其他患者,在此过程中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主要服务内容:
个案管理服务:这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行的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模式。中心的多学科团队会对患者的精神健康、躯体健康、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工作学习、财务管理、居住、家庭关系共8个领域进行全面评估,经过讨论与协商,为患者制定个体服务计划,并出具评估报告,定期进行复评。中心有专职的个案管理员,长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
康复指导服务:自2014年7月开始为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在了解患者病史及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评定,提出个体化的、系统的康复规划,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明确康复方向,更好地适应院外生活、保持和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各种康复训练团体: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组织情绪管理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团体、疾病自我管理团体、康复自我成长团体、防复发团体等。团体治疗通常由12名康复治疗师主持,以小组形式开展,每次11.5小时。
“彩虹计划”服务:包括提醒就诊、协助就医、全天候接待和电话咨询(每周40小时)、通知疾病知识讲座和家属联谊会等。
健康教育:定期组织精神健康知识讲座、家属联谊会等活动,并提供康复文章的阅读平台。
专家团队推荐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拥有多位在精神康复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
1.程嘉医生
专业方向: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期指导。程嘉医生是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的主任。
学术背景:199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临床工作,20012004年师从著名儿童精神科专家王玉凤教授攻读临床博士学位。2009年到中心(原全程干预中心)工作,探索精神卫生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曾于2014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圣文森特医院进修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2.石川副主任医师
职称/职务: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大六院临床评估中心主任。
专业方向:长年从事精神康复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康复咨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阴性症状的治疗干预。也擅长焦虑症和抑郁症,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
学术贡献: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六部。担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3.耿彤医生
专业方向: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期指导;也从事婚姻、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及治疗,亲子教育咨询,以及团体心理治疗。
学术背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2年起受聘于北大六院,2002年至2009年工作于北大六院大兴康复基地,重点从事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与训练。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接受社区精神康复培训,并两次去意大利接受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治疗的相关培训。
温馨提示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及其专家团队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全程康复干预、社会功能恢复以及重返社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或寻求服务,建议直接访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方网站或拨打其官方咨询电话,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资讯,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