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10 点击数量:8

一、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简介
定位与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首批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中心),负责全院药物、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对接42个药物专业组、41个医疗器械专业组及1个特医食品专业组,年均承担项目超600项,其中创新药占比超50%。
发展里程碑:
1999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全国十大GCP中心之一;
2005年生物分析实验室获国内首家ISO17025国际认证;
2021年获批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2022年整建制迁入转化医学综合楼,占地2469m²,配备48张监护病床及专属科研区域。

核心平台与服务创新
1.研究设施:
I期病房:专注创新药首次人体试验(FIH),配备抢救设备及急救绿色通道,保障高危受试者安全。
数字化平台:2024年启用电子药物管理系统,实现试验药物全流程溯源。
临床研究门诊:提供受试者筛查、随访及样本处理“一站式”服务,支持非工作日预约。
2.科研特色:
融合试验设计:主导I/II期无缝衔接试验,提升研发效率(如胡蓓教授2018年提出融合设计模式)。
关键技术突破:聚焦药代动力学(PK/PD)建模、虚拟临床研究、生物标志物开发,累计完成300余项I/II期试验。

学术影响与人才培养
国际协作:与哈佛医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合作,推动临床药理技术标准化。
教育培训:开设《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生课程,主办国际伦理论坛(2024年)及GCP研修班,年培训超170人。



二、核心专家团队推荐
1.胡蓓(临床药理学)
职务:临床药理研究中心创始人、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临床药代药效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贡献:
主持200余项创新药I期试验,包括FIH剂量预测及PK/PD链式研究;
推动I/II期融合设计,缩短研发周期(2018年亦弘沙龙主导者)。
社会任职: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

2.王洪允(药代动力学)
职务:I期实验室负责人、创新药物临床PK/PD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
药动药效建模、虚拟临床研究;主持“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主导80余项早期临床研究,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病等领域。
行业角色:国家药监局CDE审评专家、CFDI核查专家。

3.韩晓红(肿瘤药理与伴随诊断)
职务:临床药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导。
科研成就:
专注抗肿瘤靶向药物伴随诊断技术,获11项国家发明专利;
牵头“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委会副主委。

4.江骥(实验室体系奠基人)
职务:I期实验室创建人,临床药理研究中心资深顾问。
行业地位:国内临床药理研究先驱,主导建立ISO17025认证体系,奠定协和生物分析国际公信力。

5.伦理委员会(独立审查体系)
职能特色:1996年设立,独立审核所有临床试验方案,以“严格审查、独立判断”著称,保障受试者权益与科研合规性。



三、中心的核心价值
全流程服务链:从立项、伦理审查无纸化,到临床研究门诊、日间病房、电子化药房,实现受试者管理用药安全数据溯源闭环。
产学研融合:打通“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转化”链条,助力国产创新药研发(如抗肿瘤靶向药、老年个体化用药平台)。
质量标杆:ISO认证实验室+国家级核查员实训基地(2020年),为行业输送标准化技术人才。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以尖端平台、权威专家、国际标准三位一体,成为引领中国创新药临床评价的核心引擎。其团队兼具科研创新力与政策影响力,持续推动中国新药研发与国际接轨,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