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10 点击数量:7
一、科室概况与历史地位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创立于1921年,是中国现代病案管理的发源地,与“教授、图书馆”并称“协和三宝”。科室迄今保存病案超400万份(截至2022年),涵盖1921年建院至今的珍贵记录,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完整的病案库之一。
开创性贡献:首任主任王贤星设计“整体制”管理模式(一人终身一病案号),开创中国现代病案管理体系,被国际誉为“需向协和学习”的典范。
历史传承:历经百年风雨,包括抗战时期抵制日军销毁企图、经济困难时期抵制造纸厂处理提案,几代协和人以生命守护病案安全。
学术地位:牵头制定国家病案管理标准(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WHO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国家病案质控中心均设立于此。
二、核心职能与专业特色
1.病案管理创新
归档体系:采用尾号排序+色标分类法,调阅速度达200卷/小时,归档准确率100%。
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病历标准化,主导DRG(疾病诊断分组)质控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编码体系。
2.医学研究与教学
科研支持:病案为重大医学研究提供核心数据,如2003年WHO“宫内发育与老年病关系”项目利用协和1921–1941年出生记录完成国际对比研究。
临床教学:病历书写是协和医师培训基石,林巧稚、张孝骞等大家通过严苛病历训练培养医学思维(如“豆大汗珠”细节纳入产程记录)。
3.社会与历史价值
名人病案:保存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等历史人物完整诊疗记录(孙中山部分病案1942年被日军掠走未归还)。
社会史研究:病案附带的贫困患者社会救助报告、随访记录等,成为研究近代中国医疗社会史的一手资料。
三、专家团队推荐
现任核心专家
1.王怡(现任主任)
职务:病案科主任、WHO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副主任、国家病案质控中心主任。
专长:主导电子病历国家标准制定(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规范》)、DRG支付改革与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主持编译推广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
2.刘爱民(前任主任)
职务:国际病案协会理事、《中国病案》杂志总编,曾任科室主任(2001–2016年)。
专长:中国病案教育奠基人,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病案信息学》;推动ICD10全国普及,建立疾病/手术名称书写公式。
3.马家润(资深专家)
职务:中国病案管理事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病案》杂志原副总编。
专长:1985年创办国内首个病案管理专业学校;参与ICD系列编译及全国病案培训体系构建。
历史贡献人物
王贤星(1921–1977年任主任):设计“整体制”管理模式,抗战时期冒死保护病案,奠定协和病案全球声誉。
周振华(技术骨干):20余年坚守岗位手工粘贴化验单,被誉为“协和青砖”,体现科室“严谨奉献”精神。
四、服务与社会价值
医学保障:支撑临床疑难病例诊断(如张孝骞借病案确诊马寅初夫人疑难症)、罕见病研究及围术期决策。
公众服务:提供个人历史病案查询(如WHO官员半世纪前出生记录)、健康档案追溯。
行业引领:培训全国病案管理人员,支援边远地区(西藏、云南等),推动病案管理纳入国家职称序列。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以百年病案宝库为基石,融合历史传承与创新技术(如DRG质控、ICD11应用),专家团队兼具学术权威性与行业影响力。其病案不仅是医学研究的关键资源,更是中国现代医疗史的活态见证。查询或利用病案服务可通过医院官方渠道(东院电话:010-69156114),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