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10 点击数量:8
一、放射科概况
1.历史与地位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曾拥有谢志光、汪绍训、李果珍等中国影像学奠基人,为国内放射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
2001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起连续3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放射科第一名”。
科室现有正式职工121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15人,80%以上医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梯队结构合理。
2.设备与技术实力
尖端设备:拥有全球领先的影像设备,包括双源CT6台、640层/256层/能谱CT各1台、3T/1.5T磁共振仪10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7台等,总计大型设备40余台。
全数字化管理:全面应用PACS系统,实现影像诊断、存储及发放数字化。
年检规模:年完成影像学检查约45万人次,覆盖全身各系统疾病。
二、医疗与科研教学特色
1.临床优势领域
肿瘤早期诊断:在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的影像学筛查及术前评估方面国内领先,尤其擅长低剂量CT肺癌筛查、胰腺肿瘤可切除性评价。
心脑血管介入:国内率先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涵盖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急诊脑梗塞溶栓等,介入手术量及质量居全国前列。
疑难病影像研究:在垂体瘤综合诊断、风湿免疫病骨代谢影像学、全身弥散加权肿瘤筛查(DWI)等领域具有特色。
2.科研与教学成就
科研创新:近5年发表SCI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含“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分子影像学、CT/MRI新技术开发、介入材料研发(如可降解支架)。
教材与教学:主编《医学影像学》(八年制教材)等专著11部,获“国家精品课程”及“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创“解剖外科影像联合教学”模式,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
国际协作:与哈佛大学、UCLA等机构长期合作,派遣中青年医师海外进修,推动技术国际化。
三、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领军专家
1.金征宇(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导)
专长:心血管/神经系统介入治疗、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
成就:
国内首创6项介入技术(如急诊脑梗塞动脉溶栓术);
主持“863”等国家级课题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美放射学会(RSNA)终身荣誉会员(中国第四人);
主编国家级教材《医学影像学》(三版),培养博士生35名。
2.薛华丹(主任医师,副主任兼西院主任,博导)
专长:胰腺病变影像诊断、全身DWI肿瘤筛查、消化系统磁共振成像。
成就:
牵头国内首台双源CT等设备的临床应用研究,创建放射科分子影像实验室;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北美放射学会教育展板奖。
特色领域专家
3.杨宁(主任医师,教授)
专长: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肿瘤栓塞术(如肝癌、肺癌)。
4.王怡宁(主任医师,帅府放射科主任)
专长:心血管影像(CT冠状动脉成像、心肌灌注)。
5.陆菁菁(主任医师)
专长:女性盆腔磁共振诊断、妇科肿瘤影像评估。
6.潘杰(副主任医师)
专长:肝胆疾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病微创手术。
四、科室布局与服务
东院区(东城区帅府园1号):门诊楼27层,提供全身各系统影像检查及介入治疗。
西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门诊楼4层,配备同等尖端设备,薛华丹主任主持工作。
特色门诊:国内较早开设“介入治疗门诊”,提供血管及肿瘤介入专项服务。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以百年学科积淀、国际领先设备及多领域诊疗创新为核心优势,尤其在肿瘤早期诊断、心脑血管介入和疑难病影像学领域引领行业。患者可通过医院官网或现场预约专家服务,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