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8-09 点击数量:4

一、科室简介
历史与地位
百年传承:由我国呼吸病学奠基人朱贵卿教授创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呼吸专科之一,被誉为“呼吸疑难病诊治中心”。
学科荣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复旦医院专科排行榜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位列第7名)。

医疗特色与规模
亚专业全覆盖:设11个特色分组,包括间质性肺病组、肺血管疾病组、肺癌中心、睡眠呼吸障碍组、呼吸介入组等,覆盖呼吸系统疾病全领域。
核心技术优势:
疑难重症诊疗:国内最早开展内科胸腔镜(2010年),胸腔积液确诊率达95%以上;肺栓塞救治水平居全国前列,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呼吸介入技术:配备硬质支气管镜、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擅长良恶性气道狭窄的激光消融、支架植入,以及肺部结节微创诊疗。
罕见病诊疗:建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淋巴管肌瘤病(LAM)等罕见病多学科协作平台,牵头国家精准医学罕见病注册研究。
规模与硬件:3个病区共100张床位(含16张RICU床位),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拥有全套肺功能检测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设备。

科研与教学
科研创新:
近3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自然基金),发表SCI论文29篇(10分以上1篇)。
牵头制定《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治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导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国家攻关项目。
教学传承:
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结业通过率近100%。
举办“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等12届品牌学术会议,培养硕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数百名。

社会贡献
抗疫先锋:2020年新冠疫情中,科室派出20余名医护支援一线,接管5个隔离病区,收治患者近600人(危重症130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医师奖”等荣誉。
基层推动:牵头制定基层呼吸疾病诊疗规范,推广慢阻肺、哮喘社区管理标准。



二、专家团队推荐
1.陆慰萱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组副组长。
专长领域: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呼吸危重症及疑难咳血诊治。
突出贡献:主持国家“十一五”肺动脉高压攻关项目,主编《肺循环病学》等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

2.徐作军教授
职务:间质性肺病组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专长领域:间质性肺病、结节病、急性肺损伤。
科研创新:领导多科协作间质性肺病诊疗平台,牵头弥漫性肺疾病全国诊疗规范制定。

3.徐凯峰教授
职务:肺血管疾病组负责人,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专长领域:罕见呼吸病(LAM、PAP、囊性纤维化)、慢阻肺/哮喘长期管理。
学术引领:主持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罕见病注册研究,担任国际期刊《OrphanetJournalofRareDiseases》副主编。

4.田欣伦副教授
职务: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专长领域:支气管扩张、肺泡蛋白沉积症及呼吸系统遗传病。
国际视野:美国MayoClinic访问学者,参与国家973项目研究。

5.孙雪峰教授
职务:主任医师,专注于肺血管疾病与感染。
专长领域: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复杂肺部感染的综合诊治。

6.高金明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擅长气道与弥漫性肺实质病变。
科研方向:聚焦哮喘免疫机制与间质性肺病创新治疗,承担国自然重点课题。



三、科室特色与方向
罕见病精准诊疗:全国领先的LAM、PAP诊疗中心,整合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
呼吸介入技术:
复杂气道病变(如肿瘤狭窄)的冷冻消融、支架植入术;
超声支气管镜(EBUS)引导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提升肺癌早期诊断率。
国际协作:与美国NIH、梅奥诊所(MayoClinic)合作罕见病研究,开展医师交换项目。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解决疑难重症、引领科研创新、培养顶尖人才”为使命,持续推动中国呼吸病学发展。更多专家信息可通过医院官网或学术平台查询,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