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东城区北京医院急诊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7-14 点击数量:10
一、急诊科简介
历史沿革与学术地位
创立与发展:成立于1987年,依托北京医院综合实力,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秉承“做细心人(技术精湛)、做热心人(态度和蔼)、做有心人(医德高尚)”的服务宗旨。
核心职能:承担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危重症监护,覆盖急诊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及五官科,提供24小时全流程服务。
权威荣誉:
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首都劳动奖状”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获东城区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抗疫期间,文力医师获北京市“抗疫英杰奖”。
硬件设施与功能分区
空间布局:2009年改造后设六大功能区:
急危重症救治区:抢救室与复苏室(13床)、EICU(10床);
综合诊疗区:留观床位(21床+10平车位)、输液区(30座椅)、传染病隔离区;
支持系统:急诊化验室、放射室、药房及收款处,实现一站式服务。
设备技术:配备床旁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设备,支持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多器官衰竭救治等。
核心技术特色
1.老年急危重症救治:
凝练以心脑血管急症(如急性心梗、心衰)、脓毒症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擅长高龄共病患者综合救治,年抢救超1500例,成功率92%。
2.创新技术应用:
国内首批开展床旁血液净化、血流动力学监测,创新“医用胶与向心性移动施胶技术”(获院新技术奖);
2023年疫情期间扩充重症床位至203张,实现“应收尽收”,凸显应急能力。
3.教学科研:
作为北京市首批急诊规培基地及北大医学部硕士点,培养研究生16名;
近5年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主导省部级课题及国际急救合作项目。
二、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1.张新超(主任医师,科主任)
专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及无创心血管诊疗;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参编急诊教材及专著15部,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
学术贡献:推动老年心脑血管急症诊疗标准化,主导科室获“全国模范和谐小家”称号。
2.温伟(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
专长:各类内科急危重症抢救,尤其呼吸衰竭、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023年疫情期间统筹床位扩容,提升高龄患者收治效率。
核心骨干
3.曹素艳(主任医师)
专长:心肺脑复苏、心血管急症(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中毒及休克救治,综合救治经验丰富。
4.王旭涛(副主任医师)
专长: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及脓毒症诊治,优化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策略。
5.陈燕启(主任医师)
专长:呼吸衰竭、重症肺部感染、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综合救治,擅长呼吸支持技术。
中青年骨干
6.文力(副主任医师)
专长:气管异物、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急症处理,2020年获北京市“抗疫英杰奖”。
7.朱越(副主任医师)
专长:心肺危重症(如重症哮喘、高血压危象)及人工气道建立,注重临床实操。
三、就诊信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急诊科位于门诊楼东侧);
服务时间:全年无休,24小时开放;
联系方式:
科室电话:010-85133504;
医院总机:010-85132266;
特色服务:
老年急救绿色通道:优先接诊高龄危重症患者;
多学科联合会诊:联合心内、呼吸等科室制定个体化方案。
提示:该科室以“老年急危重症救治+心脑血管急救”为核心优势,专家团队在高龄共病管理、应急响应及全国标准化建设领域经验突出,尤其适合复杂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及突发重症救治需求,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