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骨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7-09 点击数量:18
一、科室概况与学科地位
1.国家级老年骨科平台
骨科是北京医院临床重点学科,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资源,承担中央保健任务及老年骨病诊疗工作。作为全国肩肘外科学组组长单位,科室于国内首创肩关节外科研究中心,开创老年骨病微创技术先河。
2.临床规模与人才梯队
开放床位6269张,分设脊柱、创伤、关节、关节镜4个亚专科,年手术量涵盖高龄髋部骨折、脊柱退变等复杂病例。
医护团队共50余人,含高级职称医师14名(主任医师911名),博士占比近50%,博导/硕导7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专家梯队。
二、临床特色与技术优势
1.高龄安全手术技术
超高龄髋部骨折微创治疗:
文良元团队创新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技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最高手术年龄达105岁(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国际水平。
建立老年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体系,优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术前干预策略,提升手术安全性。
脊柱微创技术:
孙常太团队率先引入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骨折球囊成形、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减少术中射线暴露,提高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成功率。
2.肩关节微创外科领先地位
学科奠基人黄公怡教授(国内现代肩关节外科奠基人)最早引入肩关节镜技术,提出肩周炎分类标准,主办七届全国学习班推动技术普及。
薛庆云团队创新开展全关节镜下双钮扣钢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技术保持国际同步。
3.老年退行性疾病综合诊疗
关节置换:膝关节单髁置换、人工椎间盘置换等术式应用于高龄骨关节炎患者,结合加速康复(ERAS)理念缩短住院周期。
脊柱退变微创干预: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射频消融等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
三、核心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1.黄公怡教授(学科奠基人)
领域:肩关节疾病微创外科、老年骨病。
成就:国内肩关节外科开创者,国际肩关节学会常务理事;主导成立首家肩关节研究中心,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文良元教授(现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领域: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治疗。
成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组常委,创新导航辅助PFNa技术;主持高龄骨折风险评估体系构建,获专利授权。
3.薛庆云教授(前科主任)
领域:肩关节镜技术、围手术期风险管理。
成就:全国肩肘外科学组主任委员,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推动105岁超高龄手术成功实施。
亚专科骨干专家
脊柱组:
孙常太教授:脊柱微创技术先驱,国内最早开展通道管腰椎减压融合术;任中国老年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良主任医师:擅长腰椎开放融合术,患者评价“手术解除顽疾,医德高尚”。
关节组:
张耀南主任医师:高龄膝关节置换专家,成功为96岁患者实施置换术,术后7天恢复行走。
创伤组:
纪泉主任医师:老年骨折微创固定与康复,精通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重建。
四、科研与社会贡献
技术创新: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肩关节微创、导航骨折固定等技术推广至全国。
公益服务:年均举办社区骨质疏松筛查讲座超20场;优化高龄患者医保流程,减轻经济负担。
人才培养:作为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博硕士培养点,累计为全国培养骨科骨干2000余名。
总结
北京医院骨科以“高龄安全手术”和“退行性疾病微创干预”为核心竞争力:
核心优势:105岁超高龄手术经验、肩关节镜技术国内引领、老年围术期风险精准管控;
团队亮点:黄公怡、文良元领衔的专家梯队兼具中央保健经验与技术创新能力;
适宜人群:
80岁以上髋部/脊柱骨折需微创手术者;
肩袖损伤、肩锁关节脱位等肩关节疾病患者;
腰椎管狭窄、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需个体化干预者。
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医院血管外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