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产医院药事部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7-04 点击数量:3
一、科室整体概况
历史沿革与学科定位
药事部(药剂科)始建于1959年建院初期,1976年正式独立建制,是医院核心医技科室之一。作为兼具药品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的双职能部门,科室集药品供应、制剂研发、合理用药监管及药学科研于一体,承担全院药学技术支持任务。现有员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6名(主任/副主任药师),博士7名,硕士89名,人才梯队完备,75%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核心职能与技术平台
1.药品供应与质控
管理西药近700种、中药100余种,门诊药房配备自动化发药系统(2009年引进),处方差错率<1/10000,24小时保障急诊用药。
毒麻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专柜、专账、专方、专销),制剂室生产17种特色自制制剂(如保胎方剂),通过GPP认证。
2.临床药学服务
开展妊娠期用药安全评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测,参与危重症会诊及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
主编《药学服务》期刊(前身为1988年创刊的《药讯》),提供药学信息科普。
二、核心技术特色
1.妇产专科药学创新
妊娠用药安全研究:
建立妊娠用药登记平台,分析4万余名孕妇的700余种药物暴露数据,探索保胎药与出生缺陷的关联性,推动循证用药决策。
精准用药模型开发:
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构建妊娠期药物安全性评价模型(如感冒药风险预测),优化特殊人群用药风险管理。
2.智慧药事管理
国内首批实现互联网医院用药咨询,药师在线提供24小时用药指导,纠正用药错误(如肿瘤患者重复用药)。
整合电子处方系统与药房电子货柜,显著缩短取药时间,获北京市医管中心信息化建设表彰。
三、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冯欣(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职务:药事部主任、第六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学术地位:
中国药师协会妇儿用药专委会主委、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牵头制定《中国妊娠用药登记专家共识》(2021年),推动妊娠药物风险分级制度建立。
临床专长:
妊娠期及哺乳期安全用药评估、辅助生殖个体化用药方案;
妇产科疑难病例药学监护与合理用药干预。
科研贡献: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扬帆计划”项目,2022年带领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如复发性流产中药机制研究)。
核心专家:唐红波(主任药师)
学术背景:协和医学院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专长领域:
孕妇/老年人/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
中西药联合应用分析及新型妇产药物研发。
青年骨干团队
贡磊磊:聚焦卵巢早衰的氧化损伤机制及中药干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杜博冉:构建妊娠期药物风险控制模型,优化临床用药管理流程。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术引领
重大课题:
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计划,主导“出生人口队列与出生缺陷研究”,覆盖全国17省市30家医疗机构。
技术转化:
开发坤泰胶囊改善卵巢早衰机制模型、养血安胎颗粒治疗复发性流产自噬调控路径,推动传统制剂现代化。
公益行动
科普创新:
开设药事部微信公众号及短视频平台,发布用药科普(如孕期抗生素使用指南),多次获北京市科普大赛一等奖。
基层赋能:
年均举办全国妇产科临床药师培训班,为基层医院培养超千名药学人才。
五、就诊提示
药学门诊:提供妊娠期用药咨询、哺乳期药物风险评估、慢性病多药联用分析;
预约方式:通过“北京妇产医院服务号”预约“药学咨询门诊”;
诊区分布:
西院区(西城区骑河楼街17号):药学门诊、制剂领取;
东院区(朝阳区姚家园路251号):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
患者建议:
备孕或孕期女性建议携带用药记录预约“妊娠期用药咨询”(冯欣团队),规避胎儿暴露风险;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合并妊娠)可申请“多药联用合理性评估”,优化治疗方案,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