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6-10
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5年,是在心外科监护病房基础上组建的综合性ICU,承担全院危重症患者救治及重大手术术后监护任务。现开放床位15张,团队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管理、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心肺复苏后综合救治等领域经验丰富,成功抢救多例心脏骤停患者并保障其远期生活质量。
核心特色与技术
1.重症综合救治
核心技术:擅长心脏术后围手术期管理、急性药物中毒、脓毒症休克及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应用无创/有创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提升抢救成功率。
重症康复:创新整合早期康复治疗,如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悬吊训练预防肌肉萎缩、祛痰清肺技术控制肺部感染,并利用“起立床”进行渐进式站立训练,减少ICU获得性衰弱及并发症。
2.多学科协作模式
组建“ICU康复治疗小组”,涵盖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及康复师,提供从生命支持到功能恢复的全流程管理,尤其注重神经促醒与长期卧床患者的感染预防(如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
3.教学与科研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军队课题,开展新技术4项;
定期举办《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危重症营养支持》等培训,为北京市重症医学人才培训基地。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以博士、硕士为核心骨干,高级职称占比突出:
宁波(主任医师)
专长:心脑复苏、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大手术围术期管理及感染控制,具备复杂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
李一粟(副主任医师)
专长:心脏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灌注肺)、急性肾损伤及MODS的精细化治疗。
马宇洁(副主任医师、博士)
专长:ARDS综合治疗、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神经功能促醒评估及ICU后康复,擅长危重症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优化。
总结
该科室以重症综合救治为基石、早期康复为特色,在心脏术后管理、多器官衰竭支持及呼吸衰竭治疗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团队注重“挽救生命”与“功能康复”并重,尤其适合需长期监护、复杂并发症处理及术后康复需求的患者。
就诊提示:科室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可通过医院官网查询专家出诊动态,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