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航空医学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07
一、科室概况
历史与定位
发展沿革:前身为1962年成立的“空勤科”,1980年组建海军空勤人员健康鉴定中心,1994年升级为“海军航空潜水医学中心”。2008年获批全军航海航空医学中心,2012年增设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生理心理鉴定与训练中心,成为我军航海航空医学保障的核心机构。
核心任务:
1.海军飞行、潜水、潜艇人员的医学选拔、疾病诊疗与健康鉴定;
2.特殊环境(高空、深海)伤病机制研究与防护技术开发;
3.航海航空卫勤人员培训与战备支援。
硬件与规模
床位与诊疗量:编制床位80张,年收治患者1400余人次,覆盖特勤人员(飞行员、潜水员)及普通内科患者。
技术平台:
五大实验室:航海航空生理学/心理学实验室、舰载航空医学保障中心(兴城现场)、医学勤务情报中心等;
千万级设备:水平加速度平台、生理心理信号监测系统等专用装备,支持高载荷训练与损伤防护研究。
技术特色
舰载机飞行员保障:国内领先的立体视觉、动态视力、空间定向能力评估体系,实现生理心理信号实时监测与防护。
特殊疾病诊疗:专注高压环境相关疾病(如减压病、气压伤)、应激综合征及睡眠障碍的综合管理。
军民融合服务:为军人开通诊疗绿色通道,年均赴边远部队巡诊超500人次,承担舰载机试飞医学保障任务。
科研与教学
学术成果:近十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含全军“十二五”重大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高端合作:聘请俞梦孙院士、王正国院士等顾问,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
人才培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及研究生培养点(解放军医学院、北航等),年均培训特勤卫勤人员超200人。
二、专家团队推荐
(一)领军专家
1.李鸣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兼学科带头人,全军“十二五”重大专项首席专家。
专长: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应激综合征诊疗与健康鉴定;主导航海航空损伤防护与救生技术研究。
成就:发表论文120余篇(SCI7篇),主编专著3部,获军队科技奖7项。
2.韩磊(副主任医师、空潜科主任)
专长:舰载机飞行员生理心理鉴定、高载荷训练健康管理;精通特殊环境人机工效学研究。
背景: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博士,科室管理核心。
(二)骨干专家
1.李靖(副主任医师)
专长:潜水医学保障、高压氧治疗及深海作业损伤防护,20年特殊环境疾病诊疗经验。
2.杨业兵(医师、心理学博士)
专长:飞行员心理选拔与训练、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参与维和部队心理评估等重大任务。
3.蒙果(主治医师、飞行鉴定办公室主任)
专长: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标准制定、应激反应干预,优化舰载机飞行员选拔流程。
4.马贵喜(副主任医师)
专长: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特殊环境损伤的综合治疗,38年临床经验。
核心优势总结
海军总医院航海航空医学中心以“特勤人员精准保障(舰载机飞行员鉴定)+特殊环境医学研究(深海/高空伤病机制)+军民战备支援”为核心:
技术领先:舰载机飞行员生理心理评估体系国内顶尖,年保障1400例特勤人员;
科研深度:院士领衔的跨学科团队,攻关战创伤防护与能力增强技术;
使命独特:兼具日常医疗保障、重大军事任务支援(如舰载机试飞)及边远地区巡诊三重使命。
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