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8-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ICU)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监护病房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初由陈浩辉教授带领组建的外科监护病房。科室于1991年7月正式成立,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危重病救治中心。
科室简介与特色
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在发展历程、硬件设施、专业分组和救治能力方面都展现了其雄厚实力:
发展历程深厚:科室从最初的4张床位发展至今拥有20张床位的现代化全单间ICU病房,年均收治病人超过900例(另有资料显示年收治超1000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硬件设备先进:科室配备了大量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各种高端呼吸机(如DragerEvitaXL、Servoi、PB840等)、Philips监护仪、Picco监测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Aquarius床旁血滤机、金宝AK200血透机、自动咳痰机、便携式超声及CHIS系统等,硬件环境和设备水平居国内一流。
专业分组精细:科室划分了四个专业组,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治工作:
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组
危重病胃肠专业组
危重病血液净化组
危重病感染凝血及孕产妇专业组
救治能力突出:科室在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年均总死亡率低于5%,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10%。科室在应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方面经验丰富,曾成功救治重症甲流患者。此外,在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高位颈脊髓损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专家团队推荐
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以下是一些主要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朱曦教授: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类危重病人的救治,包括各类型休克、重症胰腺炎、颈脊髓损伤、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在重症呼吸衰竭(ECMO)、脑功能障碍、腹腔高压预防和治疗以及困难撤机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他是科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2.么改琦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危重症病人及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以及在危重病人的呼吸、循环、营养等支持方面经验丰富。
3.伊敏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各种休克、脓毒症、多发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操作。
4.薄世宁医生:擅长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重症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控制与预防以及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5.葛庆岗副主任医师:擅长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循环支持、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等。
实用信息
科室地位: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是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多次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如SARS、汶川地震、奥运会安保、甲流等)中承担救治任务。
科研教学:科室注重科研与教学,近5年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到国家、省部级各种基金10项。科室从2010年起举办全国性培训班。
就诊提示:危重医学科通常接收的是医院内各科室的危重病人,多由院内会诊后转入。如果您有特定需求,建议在就医前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渠道(如官网、官方APP、电话或门诊大厅公告)查询最新的专家排班表和个人简介,以便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