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临床药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08-2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是我国临床药理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之一,在抗感染药物研究和精准用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以下是该所的简介及部分专家团队推荐(信息综合自互联网公开资料)。



研究所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3月24日,由我国著名临床药理学家李家泰教授创建并担任首任所长。它是我国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抗生素研究中心和高级学术机构。研究所最初设有抗生素和中枢神经药理两个专业研究室,并在1984年以神经药物研究室为基础建立了药物依赖性研究中心。

研究所于198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新药(抗感染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并在2000年初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认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抗感染药物)和“全国临床药理与GCP培训中心”。研究所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双层管理。

研究所的专业领域涵盖了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医学检验等多个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生素药理与临床药理研究、抗感染化学治疗和抗感染药物临床与试验研究。研究所拥有抗生素研究室、药代动力学研究室、毒理研究室、Ⅰ期病房和Ⅱ期病房(抗感染病房)等专业研究科室。

在科研方面,研究所对我国新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了诸如“增效联磺片”、“呋苄西林”、“依替米星”和“安妥沙星”等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此外,所里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如国家“七五”至“十三五”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所还承担着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北方分中心。

研究所也承担着北京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硕士生与博士生的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并设有研究生点。自1983年起,研究所每年举办“全国临床药理试验基地质量管理培训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临床药理专业人才。



专家团队推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拥有多位在临床药理学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以下是其中几位代表性专家(注:排名不分先后):

1.崔一民教授
职务: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药学部主任,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主任。
擅长领域: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药物基因组学与精准用药研究、国家新药审评技术转化研究。
学术贡献:长期致力于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和国家新药审评技术转化研究。主持开展百余项、参与管理近千项药物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多个新靶点创新药物研发项目。作为重要咨询专家参与国家药物评价和监管相关重要政策法规的制定咨询工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JAMA、JAMAOnc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学术任职: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

2.向倩教授
职务: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领域:临床药学、药物基因组学、抗血小板药物药效评价及个体化治疗、抗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
学术贡献:负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I期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验室的工作。在崔一民教授指导下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科学研究,完成了一系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个体差异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和面上项目的支持,开展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研究。
学术任职:任中国临床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研究所还拥有其他众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和临床专家,他们在抗菌药物药理、细菌耐药性监测、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领域均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总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作为我国临床药理领域的先驱和重要基地,数十年来在抗感染药物研发、细菌耐药监测、临床药理人才培养以及国家药物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所拥有像崔一民教授、向倩教授这样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专家,他们不仅在科研上取得显著成就,也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和教学工作,推动了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发展。

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