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血管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21
科室简介与历史传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专业积淀。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放射介入专业,最初主要专注于肿瘤,尤其是肝癌的动脉栓塞化疗(TACE)。
科室在2004年正式成立,由国内著名介入医学专家邹英华教授领衔组建,据称这也是国内首个“介入血管外科”,标志着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新探索。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科室从最初的放射介入分支,逐步发展成为融合腔内微创技术、开放手术和肿瘤介入治疗三大方向的综合性专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专业特色与技术优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在以下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和优势:
腔内外血管外科专业:擅长以腔内血管支架治疗肾动脉狭窄、髂股动脉狭窄,同时在覆膜血管支架治疗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复杂大血管疾病方面也具有鲜明特色。
神经介入学科专业: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腔内治疗为主要特长,是全国最早开展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内开展颈动脉狭窄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不多的中心之一。
肿瘤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是科室最早开展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之一。科室还先后引进了美国、德国等先进设备,开展了肿瘤的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具备完善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技术。科室在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静脉疾病综合治疗:科室专家在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如CHIVA手术)、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以及复杂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方面同样技术突出。
专家团队推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以下是部分核心成员:
1.邹英华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主任。是中国介入血管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擅长领域包括:颈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下肢血管病(如糖尿病足)、各种部位的动脉瘤、外伤出血、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以及肝、肺等实体肿瘤的导管栓塞与射频消融治疗。邹教授担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如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他于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曾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深造介入治疗学。
2.尹杰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擅长:静脉曲张(保留血管的CHIVA微创手术)、KT综合征等先天性血管畸形、深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糖尿病足、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复杂性动静脉内瘘手术、肿瘤化疗输液港植入等。他是国内较早开展CHIVA手术的医生之一,已完成大量此类手术,并在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方面进行了国内领先的开拓性工作。
3.郭宏杰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擅长: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腹)主动脉瘤微创手术;下肢静脉曲张的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栓塞)、糖尿病足;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治疗;各种复杂疑难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周围血管损伤或肿瘤侵犯的血管重建手术;大动脉炎及血管炎等。
总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的科室,尤其在复杂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治疗、肿瘤介入综合治疗以及静脉疾病微创手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室拥有以邹英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包括尹杰副主任医师、郭宏杰副主任医师等在内的优秀专家团队。
请注意:医院的医师团队和诊疗技术范围可能会有变动,建议您在前往就诊前,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查询最新的医师出诊信息及其专业特长,以便获得最精准的诊疗服务,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