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
发布时间:2025-08-17
一、科室简介
学科定位与发展
历史沿革:成立于1985年,是北京市最早建立的老年医学专科之一,30余年来以“共病管理”为核心,整合多学科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全人、全程的个体化医疗服务。
国家级平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牵头社区慢病管理培训及全科医学教育,推动老年医学标准化发展。
核心临床特色
1.专病门诊体系:开设8类精细化门诊,覆盖:
骨质疏松(周三下午):结合骨密度检测与骨折风险评估;
老年糖尿病(周一下午):关注认知与营养多维度管理;
高血压/综合评估(周二/三下午):筛查靶器官损害及衰弱综合征;
肌少症/术前评估(周四下午):优化手术风险管控。
2.多学科协作(MDT):联合药剂科、营养科开展联合查房,解决老年共病、多重用药难题,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3.技术支撑:配备超声骨密度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初筛仪等设备,实现“一站式”老年综合征评估。
科研与教学
科研方向:聚焦老年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D代谢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近5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如老年高血压与维生素D关联性研究)。
教育培训:作为全科医学教研室,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基层医师,推动社区慢病管理规范化。
二、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1.苗懿德(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
专长:老年骨质疏松、心血管代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共病综合管理;主导维生素D与老年疾病关联性研究。
学术贡献:中国老年学会常委,主译《内科鉴别诊断学》,获国际骨矿研究会议优秀论文奖。
2.刘杰(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室副主任)
专长: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骨质疏松症;擅长慢病长期随访及药物优化。
学术贡献:北京医学会老年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主编《老年医学诊疗常规》,获医疗奉献奖。
骨干专家
3.陈陵霞(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长: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管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聚焦动脉硬化分子机制。
4.魏雅楠(副主任医师)
专长:老年营养评估、共病综合干预;参编《中国老年医学理论与实践》,获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
5.郏蓉(副主任医师)
专长: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深入研究维生素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性。
三、就诊建议
优势方向:
骨质疏松/代谢骨病→苗懿德、郏蓉;
糖尿病/高血压共病→陈陵霞、刘杰;
营养/衰弱综合评估→魏雅楠。
预约方式:
电话预约:010-88326666(查询动态排班);
部分专家可通过“好大夫在线”预约(如陈陵霞、魏雅楠)。
提示:初诊老年患者建议优先选择“综合评估门诊”,系统筛查共病及老年综合征风险。
科室特色:以“共病整合管理专病精准干预全周期康复”为核心,尤其适合多重慢病(如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衰弱及需术前评估的老年患者。团队依托国家级平台推动临床科研转化(如维生素D代谢研究),诊疗效率居北京市前列,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