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于2006年2月,其前身为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外科奠基人曾宪九教授提议组建的乳腺专业组,首任组长为黄汉源教授。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连续多年位列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一,年均门诊量超9万人次,年手术量逾4500台(乳腺癌手术占比50%),开放床位45张。
核心定位:
聚焦乳腺癌精准诊疗、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及乳腺整形修复,60%以上患者为全国转诊的疑难病例(如隐匿性乳腺癌、复发难治性乳腺炎)。
牵头制定《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推动社区筛查标准化。
科研平台:
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项目,建立全球最大乳腺癌遗传资源库之一;
研发“荧光显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创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医疗特色与优势
1.乳腺癌精准诊疗体系
早期诊断技术:国内率先开展X线/B超定位不可触及病变活检术,联合基因检测(如BRCA1/2)提升高危人群筛查效率。
保乳与再造技术:
保乳手术:乳晕切口设计保留乳腺外形,保乳率达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刻乳房再造:与整形外科协作,假体/背阔肌皮瓣移植成功率98%。
综合治疗:制定个体化化疗、靶向(如HER2阳性)、内分泌治疗方案,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2.疑难病创新疗法
难治性乳腺炎:复发型非哺乳期乳腺炎微创清创联合免疫调节,降低二次手术率;
乳腺良性肿瘤:小切口/隐蔽切口切除,美观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3.全周期健康管理
“协和粉红花园”公益项目:2009年成立,提供心理辅导、康复指导及患者互助社区,年均惠及超5000人次;
数字化随访:建立乳腺癌单病种数据库,支撑术后复发预警与长期生存质量优化。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拥有正高/副高职称专家10余人,核心团队兼具临床深度与科研引领力:
1.周易冬(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乳腺外科主任,中国老年学会乳腺癌分委会常委。
专长:年轻患者保乳手术、即刻乳房再造;年主刀手术800余台,保乳技术获“自然美学”患者评价。
科研:主持乳腺癌筛查国家课题,成果获北京市科技奖。
2.沈松杰(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乳腺外科副主任,日间医疗中心主任。
专长:早期乳腺癌筛查体系构建、微创手术;牵头制定《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国际协作: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中心研修,推动筛查技术国际化。
3.张晓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长:难治性乳腺炎综合治疗、乳腺癌保腋窝手术;年主刀手术500例,赴美国MSKCC癌症中心研修。
4.孙强(教授/学科奠基人)
背景:首任科主任,推动乳腺专业组升级为独立科室。
贡献:建立乳腺癌单病种临床路径,降低诊疗费用。
5.曹希(副主任医师)
专长:乳腺癌免疫治疗、综合方案制定;主持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
就诊指引
挂号方式:
协和APP/官网预约(提前1-2周抢号),国际医疗部特需门诊(如周易冬、沈松杰);
特色门诊:
保乳与再造联合门诊(周易冬团队);
早期乳腺癌筛查门诊(沈松杰);
难治性乳腺炎专病门诊(张晓辉)。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主病区);
西单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日间手术中心)。
提示:科室以“精准诊疗、人文关怀”为特色,尤其适合早期乳腺癌保乳需求、疑难乳腺炎及术后心理支持患者。外地转诊可通过“全国诊疗协作网”申请绿色通道,详询东院区服务热线(010-69156114)。公益项目“协和粉红花园”提供免费心理辅导,详情关注医院官网,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