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胸外科的发源地之一,由吴英恺、黄家驷等泰斗奠基。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床位60张,专职医师21人(博士占比71%),年均手术量超1800例,连续多年位列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前列。
历史贡献:
完成国内首例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及贲门癌切除术,奠定中国胸外科基础;
首创“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免疫诊断”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项。
核心定位:聚焦疑难重症诊疗,尤其擅长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巨大纵隔肿瘤侵犯大血管等高风险手术,年接诊全国转诊疑难病例超千例。
医疗特色与优势
1.疑难重症综合诊疗
胸腺肿瘤与重症肌无力:国内率先开展胸腺全腔镜微创手术(单孔/单操作孔),年手术量居全国首位;对合并重症肌无力、PRCA等疑难病例,联合神经内科、ICU等多学科协作(MDT),实现“零死亡”。
复杂肿瘤切除:擅长纵隔恶性肿瘤切除同期大血管置换、高位食管癌咽部吻合、全隆突重建等高难度手术,成功率超95%。
2.微创技术创新
肺癌精准治疗:应用胸腔镜(VATS)开展肺段/肺叶切除,联合介入科术前结节定位,提升早期肺癌发现率;
食管癌微创手术: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降低创伤,术后并发症率低于5%。
3.特色亚专科
重症肌无力多学科门诊:整合外科与免疫治疗,减少复发风险;
肺移植前期研究:开展肺减容术及动物实验,为终末期肺病提供新方案。
科研教学与国际影响
科研突破:
牵头国家“脑计划”、教育部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建立全球首个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动态监测平台;
近5年发表SCI论文50余篇(含《NEJM》《Lancet》),揭示肺癌基因突变分布规律,推动靶向治疗优化。
教学引领:
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年均培养硕/博研究生10余名;与美国麻省总医院、耶鲁大学合作开展国际进修项目。
国际协作:
参与国际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ITMIG),主导《胸外科年鉴》中文版编译,推动诊疗标准国际化。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团队以临床深度与科研创新并重,核心专家包括:
1.李单青(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专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血管置换、隆突重建术;年主刀疑难手术超300例,获“中央高干保健先进集体”称号。
2.梁乃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专长:早期肺癌微创手术(磨玻璃结节精准切除)、胸腺肿瘤全腔镜治疗;主导肺癌基因突变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刘洪生(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科室副主任。
专长:复杂肺癌及食管癌腔镜手术;获国家专利2项,参编《协和胸外科学》等权威著作。
4.张志庸(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专长:胸外伤危重症抢救、疑难纵隔肿瘤诊疗;主编《协和胸外科学》推动学科规范化。
其他骨干专家:
韩志军:肺部及纵隔肿瘤微创手术;
曹智理:食管癌综合治疗与快速康复。
就诊指引
挂号方式:
协和APP/官网预约(提前12周抢号),国际医疗部提供特需门诊(如李单青、梁乃新);
特色门诊:
重症肌无力MDT门诊(李单青团队);
早期肺癌精准诊疗门诊(梁乃新);
食管癌微创手术门诊(刘洪生)。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主病区);
西单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协作病区)。
提示:科室以“攻坚全国最复杂病例”著称,尤其适合胸腺肿瘤合并免疫疾病、巨大纵隔肿瘤及早期肺癌微创需求患者。外地转诊可通过“全国诊疗协作网”申请绿色通道,详询东院区服务热线(010-69156114),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