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临床营养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1921年(初为理疗室),是中国最早的临床营养专科之一,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主任单位,以及中国临床营养领域的领军机构。科室以“精准营养干预”为核心,年均门诊量超4万人次,聚焦三大方向:
危重症营养支持:为肿瘤、外科术后、短肠综合征等患者提供个体化肠内肠外营养方案;
代谢性疾病管理:主导肥胖、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营养治疗,牵头制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全生命周期健康:覆盖孕产妇营养(牵头《孕期营养风险筛查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老年肌肉衰减症、儿童生长发育等专项。

科室拥有9大研究平台,包括多组学联动分析、肠道菌群微生态研究等,与美国UCLA、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等建立国际合作,推动营养诊疗前沿转化。



医疗特色与优势
1.疑难重症营养干预
肿瘤及外科营养:针对胃癌、胰腺癌等术后并发症(如肠瘘、肠梗阻),制定“家庭营养支持计划”,降低再入院率30%;
短肠综合征综合管理:通过阶段性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调节,改善患者吸收功能。

2.体重管理创新模式
多学科联合门诊(2025年新设):整合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中医科资源,为肥胖患者提供“营养+代谢+针灸”一体化方案,覆盖生活方式干预至药物/手术评估;
疑难重度肥胖MDT:联合基本外科、心理医学科等9个科室,年解决47例疑难病例(如BMI≥40合并代谢综合征)。

3.特色技术突破
肌肉衰减症干预:国内首创“乳清蛋白补充+抗阻训练”方案,显著提升老年患者肌肉质量(成果发表于JCR排名第一期刊《JournalofCachexiaSarcopeniaandMuscle》);
抗炎饮食管理模式:基于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研究,应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



科研教学与国际影响
科研引领:
近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5项,牵头制定《临床营养风险筛查》等4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
建立全球最大肌肉衰减症队列(4000余例),揭示炎症因子与肌肉流失的关联机制。
临床转化:
研发院内制剂“筋脉通胶囊”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纳入国家推广项目;
推广医学减重体系至全国209家医院,统一管理超重患者。
教学贡献:
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年均培养博/硕士生10余名;
主办“全国血友病物理治疗研讨会”等培训项目,覆盖医师超2000名。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拥有博导4名、硕导13名,核心团队兼具临床深度与科研高度:
1.于康(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
专长:肥胖症、糖尿病营养管理;主持制定《高尿酸血症膳食指导》国家标准,获“国之名医”称号。

2.陈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室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委,国际期刊《FrontiersinNutrition》编委。
专长:医学减重体系构建、肿瘤营养支持;主导全国209家医院减重门诊标准化建设。

3.康军仁(副主任医师)
职务:主任助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协作组副组长。
专长:外科术后营养重建、短肠综合征;年接诊肿瘤患者超4000例,获华夏医学科技奖。

4.刘燕萍(副主任医师)
专长:孕产期营养管理;牵头制定《孕期营养风险筛查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就诊指引
挂号方式:
协和APP预约→选择“临床营养科门诊”或“体重管理联合门诊”;
国际医疗部:于康、陈伟特需门诊(挂号费300-900元)。
特色门诊:
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多学科协作,挂号路径:APP→东单院区→体重管理联合门诊);
肌肉衰减症门诊(于康团队);
肿瘤营养支持门诊(康军仁)。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门诊楼4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西单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提示:体重管理门诊需提前1-2周预约;疑难重症患者可申请多学科会诊(MDT),绿色通道转诊详询东院区服务热线(010-69151188),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