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3年4月,是中国首个独立建制的急诊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及北京市急诊质控中心主任单位。连续多年蝉联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急诊医学全国第一,年均接诊量超20万人次,日均急诊量600-700人次,其中疑难危重患者比例居国内前列。
规模与定位:拥有100余张床位(含抢救室、EICU、留观区、综合病房),配备多参数监护仪、ECMO、血液净化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承担全国疑难危重症救治及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核心任务。
历史贡献:奠基人邵孝鉷教授被誉为“中国急诊医学开拓者”,牵头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科室深度参与SARS、新冠疫情等重大救援,2020年杜斌教授团队制定的“早期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方案写入国家新冠诊疗指南。



医疗特色与优势
1.疑难危重症综合诊疗
多器官衰竭救治:聚焦脓毒症休克、心肺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床旁超声)及ECMO等技术支持,将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降至25%,达国际先进水平。
多学科协作(MDT):与心外、神外等专科联动,为心脏术后管理、急性中毒等复杂病例提供整合方案。

2.精细化流程与技术创新
五级值班三级查房制度:通过住院医师医疗组长教授分层管理,确保治疗精准性。
特色技术:
首创“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监护仪”及新型通气模式(CPRV),获国家专利及医疗器械注册证;
推行“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技术,降低高出血风险患者并发症。

3.公卫应急与灾难救援
主导淄博火车事故、阜阳手足口病等突发事件救治;承担奥运、国庆等大型活动医疗保障。



科研教学与国际影响
科研创新:
牵头中国危重病医学临床试验协作组(CCCCTG),覆盖25家三甲医院,主导14项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NEJM》《Lancet》等顶刊。
建立中国首个脓毒症流行病学队列,参与国际指南修订。
教学体系:
国内首个急诊医学博士点,主编《协和急诊医学》等国家规划教材;
推广国际认证课程:ETraining(临床技能)、BASIC(危重症)等,年均培训超2万人次。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拥有博导3人、硕导5人,核心团队兼具临床实战与科研领导力:
1.于学忠(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国家急诊质控中心主任。
专长:重症肺炎、心肺复苏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制定《急诊创伤生命支持》等10余部规范。

2.朱华栋(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急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委。
专长:脓毒症、机械通气及急诊超声;近5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

3.徐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职务:急诊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青委副主委。
专长:感染性休克、高脂血症胰腺炎;研发心肺复苏新技术获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

4.李毅(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急诊科副主任,亚太临床中毒学会委员。
专长:急性中毒、休克综合救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30余篇。

5.刘安雷(副主任医师)
专长:重症肺炎、老年多病共存综合管理;擅长急诊气道管理与器官功能支持。



就诊指引
挂号方式:
协和APP/官网预约(无现场挂号),急诊24小时开放;
危重症患者经预检分诊后优先进入抢救绿色通道。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主病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西单院区:协作病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提示:急诊科以救治“最危急、最复杂”病例为核心,非紧急患者建议预约专科门诊。外地疑难重症转诊可咨询医院服务热线(东院区:010-69151188;西院区:010-69158100),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