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心理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成立于2006年5月,是中国综合医院中较早成立的心理医学专科之一。科室以“身心整合诊疗”为核心理念,首创预约就诊制,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服务于三类人群:情绪困扰者、心身症状患者(如功能性胃肠病、慢性疼痛)以及重症疾病伴心理痛苦的患者及家属。作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医护团队7人(含正高1人、副高1人),年均门诊量超万人次,连续多年位列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前列。

核心定位
综合医院心身医学先驱:首创“联络会诊”模式,派专人与内科、外科等14个科室协作,针对性解决器质性疾病合并的心理问题(如肿瘤患者抑郁、术后谵妄),年均完成院内会诊超千例;
疑难心身疾病诊疗平台:聚焦记忆障碍、进食障碍、难治性失眠等复杂病例,建立独立心理档案库保护隐私,提供30分钟以上深度诊疗;
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系依托单位,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承担全国医师进修培训。



医疗特色与优势
1.精细化亚专科门诊
情绪与认知门诊:专注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记忆衰退(如早期痴呆)的鉴别诊断,结合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如MoCA量表)制定干预方案;
心身疾病整合门诊:针对“查无实因”的躯体症状(如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头痛),联合消化科、神经科等多学科厘清心理生理交互机制;
老年与慢病心理门诊:重点解决老年抑郁、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相关情绪障碍,推行“短程整合心理治疗”缩短疗程。

2.创新服务模式
全周期管理:建立预约诊疗电话回访闭环,强化长期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危机快速响应:主导医疗纠纷心理干预、自杀风险预警,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为医护团队提供应激疏导,成果发表于《BJPsychOpen》。

3.国际化学科建设
团队全员完成欧美认证培训:如德国心身医学高阶课程(DAAD项目)、中挪精神动力学治疗项目,确保诊疗与国际接轨。



科研与教学贡献
科研突破:
牵头科技部“脑计划”重大项目(2023-2028年,经费1246万元),探索焦虑障碍的多组学机制与音乐治疗新路径;
建立中国首个综合医院躯体症状障碍诊断标准(刊于《PsychosomaticMedicine》),推动DSM5本土化应用;
参与“痴呆流行病学及干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
教学引领:
年均培训进修医师百余名,编写《协和实用临床医患沟通技能》《医务工作者动机访谈》等权威教材;
主办“协和霍普金斯心身医学论坛”,推广联络会诊模式至全国300家医院。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团队兼具临床深度与科研高度,核心专家包括:
1.魏镜(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室创始人、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专长:疑难心境障碍(难治性抑郁)、应激相关障碍、痴呆早期干预;主导制定《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科研:主持科技部“脑计划”焦虑障碍重大项目,近5年发表SCI论文25篇(含《JAMA》子刊)。

2.洪霞(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长:老年期精神障碍(如谵妄、晚发性抑郁)、内分泌疾病伴发心理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致情绪波动);擅长短程团体心理治疗;
国际背景:美国NIH访问学者,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心身医学培训导师。

3.骨干专家
史丽丽:心身胃肠病(IBS)、肿瘤患者心理支持,与消化科共建多学科门诊;
赵晓晖: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焦虑障碍药物优化,参与WHO失眠指南翻译;
曹锦亚:青少年情绪危机、躯体形式障碍整合治疗,获中德心身医学认证。



就诊指引
挂号方式:
协和APP/官网预约(全部号源需提前预约,无现场挂号);
国际医疗部:魏镜教授特需门诊(费用300-500元)。
特色门诊:
老年心理门诊(洪霞,周四上午);
心身胃肠专病门诊(史丽丽,周二下午);
焦虑障碍整合门诊(魏镜团队,周一全天)。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门诊楼4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西单院区:协作提供会诊服务(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提示:科室以“深度诊疗+全程关怀”为特色,尤其适合合并躯体疾病的复杂心理问题患者。外地患者可关注“协和APP”国际部预约通道,或通过医院服务热线咨询转诊流程(东院区:010-69151188;西院区:010-69158100),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