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内分泌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61年,由“中国内分泌学奠基人”刘士豪教授创立,是我国最早的内分泌专科,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历经百年发展,科室在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2021—2022年科技量值(STEM)位列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榜首。

规模与定位:现有医护团队约80人,年均门诊量近20万人次,病房床位66张。科室以疑难危重及罕见内分泌代谢病为核心诊疗方向,年收治疑难病例超1500例,被誉为国内内分泌疾病诊疗的“最后一站”。
多学科协作:牵头组建垂体疾病、糖尿病、骨代谢疾病、肥胖疾病四大医学中心,与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14个科室形成多学科群(MDT),为复杂病例提供整合诊疗方案。



医疗特色与优势
1.亚专科精细化诊疗
开设糖尿病、骨代谢、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六大专病门诊,实现疾病全周期管理,其中糖尿病和代谢性骨病诊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特色技术:
罕见病诊断:牵头制定全球首部《肿瘤性骨软化症临床管理国际共识》,低血磷性佝偻病研究领跑国际;
精准干预:建立遗传性内分泌疾病基因检测体系,推动胰岛素瘤、库欣综合征等精准治疗。

2.全周期健康管理
首创“专业组长期随诊机制”,40余年累计随访患者超200万例次,构建全球最大痛风及内分泌疾病数据库之一,支撑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化。
推行数字化管理:开发“衰弱肌少症智慧评估系统”,实现远程随访与社区联动。



科研教学与国际影响
科研创新:
实验室平台:拥有国内首个省部级“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开展代谢多组学、罕见病基因功能分析等转化研究。
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包括垂体瘤诊疗体系、骨质疏松研究等;近五年在《JAMA》《DiabetesCare》等顶刊发表SCI论文数量居全球第二。
教学引领:
1962年开办全国首批内分泌高级研修班,至今培养博士/硕士生近百名,进修医师覆盖全国,被誉为“内分泌学科的黄埔军校”。
主编《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业内称“红宝书”)等专著20余部,主导制定国内21项诊疗指南。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拥有正高职称专家10人、副高7人,核心团队兼具临床深度与科研广度:

1.夏维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现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委,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科学顾问。
专长: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遗传性内分泌疾病;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肖新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专长:糖尿病精准诊疗及社区防治模式构建;主持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含《DiabetesCare》)。

3.卢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专长:垂体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如21羟化酶缺陷症);推动肾上腺皮质癌多学科协作及罕见病药物特购项目。

4.其他骨干专家
邢小平(教授):甲状腺旁腺疾病、钙磷代谢紊乱,分课题负责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
童安莉(副主任医师):肾上腺疾病(嗜铬细胞瘤、原醛症)、继发性高血压;
陈适(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疑难病整合诊疗,参与WHO指南翻译。



就诊信息
挂号方式:协和医院APP/官网预约,部分专家在国际医疗部出诊(如夏维波、肖新华);
特色门诊:
糖尿病专病门诊(肖新华);
骨代谢门诊(夏维波);
垂体肾上腺门诊(卢琳、童安莉)。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西单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提示:科室以解决疑难罕见病见长,外地患者可关注医院官网“绿色通道”转诊服务。实时出诊动态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