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8-10
科室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成立于2007年(初为“老年示范病房”),2015年正式升格为独立科室,是中国首批践行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的专科之一。科室以“全人管理”为核心,聚焦老年共病、功能维护及生活质量提升,构建“医院社区居家”全链条照护模式。
核心特色与优势
1.老年综合评估(CGA)体系
国内率先引入跨学科团队(医生、药师、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医师)协作模式,对老年人躯体功能、认知、营养、心理及社会支持进行多维度评估,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开发“数字化衰弱肌少症智慧评估系统”,实现精准诊断与远程随访,覆盖院内外患者管理。
2.特色诊疗服务
亚专科门诊:开设衰弱肌少症门诊、记忆门诊(医护联合)、围术期管理门诊、检后咨询门诊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疑难重症管理:专注多病共存(如痴呆、谵妄、营养不良、多重用药)、衰弱老年患者的综合干预,减少医源性风险。
连续性照护:向前延伸至慢病预防/筛查,向后覆盖急性后康复、长期照护及安宁疗护,实现“全人全程”管理。
3.科研与教学引领
科研平台:牵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综合征评估大数据队列”(覆盖全国2万余人),参与制定《老年综合评估行业标准》。
学术影响:主办“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2011年至今),为全国精品继续教育项目;主编《老年医学诊疗常规》《协和老年医学》等权威教材。
国际协作:与美国JohnsHopkins、加拿大Baycrest中心等机构长期合作,推动诊疗理念本土化。
4.公共卫生贡献
主导社区慢病管理规范制定,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深度参与突发公卫事件(如新冠疫情)老年患者救治。
连续多年位列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前十(2021年第八名)。
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拥有正高、副高职称专家10余人,核心团队兼具全科广度与亚专科深度:
1.康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职务:科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专家库成员。
专长:老年共病(尤其心血管疾病)、衰弱/肌少症综合干预、多重用药整合;主持研发数字化衰弱评估系统,获国家专利。
社会影响: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主导CCTV《健康之路》等科普传播。
2.刘晓红(教授/博导)
职务:首任科主任、老年医学系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中心联盟副主席。
专长:老年疑难病整合诊疗、安宁缓和医疗;建立协和老年综合门诊及多学科查房制度,推动“人本医疗”理念落地。
3.王秋梅(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长:老年共病(高血压/糖尿病/痴呆)、肌少症与衰弱管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综合评估分会副主委,参编专著10余部。
4.葛楠(副主任医师)
专长:老年呼吸系统疾病(COPD、肺癌)、疾病末期综合管理;擅长复杂症状(疼痛、营养不良)干预,亚太安宁缓和医疗协会会员。
5.其他骨干专家
朱鸣雷:老年功能评估与健康管理,社区慢病分级诊疗推广;
曲璇:老年认知障碍、谵妄非药物干预,参与WHO老年整合照护方案翻译。
就诊信息
挂号方式:协和医院APP/官网预约,部分专家在国际医疗部出诊(如康琳、刘晓红)。
特色门诊:
衰弱肌少症门诊(康琳、王秋梅);
老年记忆门诊(医护联合,王秋梅);
围术期管理门诊(康琳团队)。
院区地址:
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主病区);
西单院区: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协作病区)。
提示:该科室以“维护功能而非治愈疾病”为理念,尤其适合多病共存、未分化症状(如乏力、消瘦)或需手术风险评估的老年人。外地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具体流程建议咨询医院服务热线(东院区:010-69156114),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