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肾内科

发布时间:2025-08-09

一、科室简介
历史与地位
开创性奠基:成立于1979年,由我国肾脏病学奠基人毕增祺教授创立,是中国最早的肾脏专科之一。1980年建立肾脏病实验室和血液透析室,1993年正式更名为肾脏病科并成立血液净化中心。
学科荣誉: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复旦医院专科排行榜位列全国第7(华北区第3)。

医疗特色与规模
亚专业全覆盖:设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高血压/水盐代谢、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6大方向,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年肾穿刺活检超1000例。
核心技术优势:
疑难重症诊疗:依托协和综合实力,复杂病例占比高,国内率先开展经皮肾活检、持续床旁血液滤过(CRRT)及马兜铃酸肾病机制研究。
血液净化技术:血透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220余人,腹透中心腹膜炎发生率低至1/68患者月(国内领先);配备人工肝(MARS)、免疫吸附等先进设备。
罕见病诊疗:牵头慢性肾病并发症国家攻关项目,建立儿童肾功能评估新标准(碘海醇核素法)。
规模与硬件:东、西两院区共52张床位,63台血透机及4台腹透机,CRRT团队24小时全院响应。

科研与教学
科研创新:
近十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十二五”慢性肾病并发症防治、农村慢病管理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奖3项。
脂代谢与肾脏病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机制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多篇成果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SN)。
教学传承:
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结业通过率近100%,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超70人。
主编《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防治与理论基础》等专著,参编国家级教材10余部。

社会贡献
基层支援:牵头制定基层肾病诊疗规范,对口支援西藏、内蒙等地;近5年培训基层医师5000余人。
公共卫生项目:主导平谷农村地区万人代谢性疾病队列研究,推动早筛早诊。



二、专家团队推荐
1.李雪梅教授
职务: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专长领域: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病、急慢性肾衰竭疑难重症诊疗。
突出贡献:
牵头全球ISCHEMIC研究(CKD中国多中心),建立儿童肾功能评估金标准;
发起“PUMCHMGH肾脏病姊妹中心”国际培训项目,获国际肾脏病学会资助。

2.李航教授
职务:内科学系副主任,北京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
专长领域: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及肾脏病理诊断。
科研方向:聚焦肾小球疾病免疫机制,发表论文50余篇。

3.李明喜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委。
专长领域:糖尿病肾病、罕见肾小球病及肾移植内科管理。
学术影响:参编《中华肾脏病杂志》副主编,推动血液净化技术标准化。

4.郑法雷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
专长领域:慢性肾衰营养治疗、药物肾毒性及马兜铃酸肾病机制研究。
里程碑成果:
国内首创必需氨基酸联合酮酸疗法延缓肾衰进展;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

5.高瑞通副教授
职务:硕士研究生导师,协和IgA肾病专病门诊负责人。
专长领域: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及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
创新研究:全球首次发现羟氯喹治疗IgA肾病有效,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

6.秦岩副教授
职务:肾内科副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专委会委员。
专长领域: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及血液净化技术。
国际协作:美国NIH博士后,主导肾脏病时间生物学研究。

7.陈丽萌教授
职务:肾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专长领域: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病(CKDMBD)。
科研方向:聚焦CKDMBD临床转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三、科室特色方向
疑难病多学科协作(MDT):整合基因检测与病理诊断平台,年确诊罕见肾病超200例。
技术创新:
复杂血管通路建立(人工血管内瘘)及CRRT全院支援体系;
腹膜透析患者13年长期存活率国内领先。
国际合作:与美国NIH、麻省总医院(MGH)合作肾素调控机制研究,推动青年医师海外培训。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以“传承协和精髓、攻克疑难重症、引领科研创新”为使命,持续引领中国肾脏病学发展。更多信息可通过医院官网或学术平台查询,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