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肌肉病学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30 点击数量:13
一、科室简介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肌肉病学科隶属于神经病学中心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内神经肌肉疾病诊疗的核心平台,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1.国家级重点专科地位
教育部及卫健委双认证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承担神经肌肉疾病领域的疑难病诊疗、科研及人才培养任务。
牵头制定神经肌肉疾病诊疗规范,主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都特色课题等科研项目。
2.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
设立三大专业组:神经肌肉疾病组(遗传病/罕见病)、神经电生理组(精准诊断)、神经修复组(功能康复)。
联合神经外科开展面肌痉挛肉毒毒素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等特色技术。
3.科研与硬件支撑
依托国家分子遗传疾病诊断实验室、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超微结构研究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基因检测、肌肉活检及电生理评估。
科研成果发表于《ClinicalNeurophysiology》《Muscle&Nerve》等国际期刊,主导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神经病等临床转化研究。
4.临床规模与服务
开放专科病房及专病门诊(含特需门诊),年接诊量超千例,疑难病例占比近20%。
首创“患者全周期档案系统”,提供随访管理及健康教育服务。
二、诊疗范围
覆盖神经肌肉疾病全谱系病种:
周围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如CMT)。
肌肉疾病:肌营养不良症(DMD)、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脑肌病、离子通道病。
脑白质病与遗传病:成人脑白质营养不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遗传性共济失调。
神经损伤修复: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腕管/肘管综合征的功能重建。
三、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张在强(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
专长:周围神经病、肌肉病、脑白质病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精准诊断;主导分子遗传实验室建设,推动基因靶向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肌肉病学组核心成员。
潘华(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专长:神经电生理评估、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如面肌痉挛);创新应用F波潜伏期技术于糖尿病神经病变。
科研贡献:主持科技部课题,参编国际电生理诊疗指南。
核心专家团队
1.神经肌肉疾病组
田德财(副主任医师):专注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机制研究,参与7TMRI技术应用于神经病变诊断。
王殿华(协作专家):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性疾病,尤其肉毒毒素联合康复疗法。
2.神经修复组
石广志(协作专家,重症医学科):神经术后耐药菌感染综合管理,脑脓肿重症救治。
3.多学科协作专家
张建国(功能神经外科):周围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年手术量居国内前列。
殷剑(神经免疫协作):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及胸腺瘤围手术期管理,首创无创呼吸机抢救技术。
四、特色诊疗项目
1.肉毒毒素精准治疗
潘华团队应用Botox治疗面肌痉挛、书写痉挛及卒中后肢体痉挛,有效率超85%。
2.基因病理联合诊断
张在强团队整合基因测序与肌肉超微病理分析,提升遗传性肌病确诊率至90%。
3.神经修复手术
联合神经外科开展周围神经减压术(腕管/肘管综合征)、面神经重建术,改善功能残疾。
五、就诊指引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新院区)。
预约方式:
电话:010-59978585(科室);010-114(挂号平台);
门诊类型:专病门诊(周围神经病/肌肉病等)、特需门诊、国际医疗部。
疑难会诊:需提前预约,每周固定时段开放多学科会诊(含神经外科、遗传学专家)。
提示: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