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重症心衰救治中心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06 点击数量:15
一、急重症心衰救治中心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区(HFCU)成立于2002年9月,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专注于心力衰竭的重症监护病房,现为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核心单位和亚洲最大的心衰诊疗中心之一。
1.临床规模与技术优势
床位与收治能力:开放35张重症监护床位,年诊治危重心衰患者超800例,涵盖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冠心病、瓣膜病及罕见病(如心肌淀粉样变、线粒体病)等复杂病因。
创新技术应用:
国内率先开展无创机械通气、静脉β受体阻滞剂抢救急性心衰、床旁血滤减容治疗;
多学科协作应用ECMO、左心室辅助装置(如Impella)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
精准诊断体系:结合心内膜心肌活检、基因检测、血流动力学监测(SwanGanz导管),提升疑难心衰病因鉴别能力。
2.终末期心衰综合治疗
中心整合药物优化、机械循环支持(ECMO/IABP)和心脏移植,形成终末期心衰救治链。心脏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达87%,高于国际平均水平(73%)。
二、科研与行业引领
1.国家级平台与指南制定
主持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课题,建立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数据库,覆盖全国心衰诊疗数据。
牵头撰写《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专家建议》等10余部指南/共识。
2.学术影响与培训体系
创办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和《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设立“全国心力衰竭日”(11月26日),开展基层医师培训项目,年培训覆盖20余城市。
三、专家团队推荐
(一)核心领军专家
张健(心力衰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长:晚期心衰综合救治、心脏移植围术期管理、机械辅助技术(ECMO/Impella)应用。
贡献:倡导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推动全国心衰医联体建设。
张宇辉(心力衰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专长:心肌病精准诊疗(如遗传性心肌病)、心衰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
(二)特色方向专家
黄洁(中心副主任,晚期心衰病房主任)
专长:心脏移植适应证评估、术后抗排异治疗及长期管理。
杨艳敏(急重症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长:心衰合并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抗凝治疗优化;倡导心衰高危因素早期干预。
毛懿(主任医师)
专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衰、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三)骨干医师团队
韦丙奇(副主任医师):重症心衰长期管理与康复。
高鑫(主任医师):右心衰竭、肺血管疾病相关心衰。
翟玫(副主任医师):心衰新药临床试验及个体化用药。
四、心衰防治特色理念
中心强调“预防急救长期管理”一体化:
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心衰发生风险(我国心衰患者约400万,重症占15%);
治疗:改善预后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RNI)与缓解症状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并重;
管理:通过“心随访”平台实现患者长期随访,避免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该中心以疑难危重病例救治能力和全周期管理体系成为国际心衰诊疗标杆,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心脏移植在内的终极解决方案,同时推动我国心衰防治规范化进程。如需预约或了解详细出诊信息,可参考医院官网或权威医疗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