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04 点击数量:29
一、科室简介
历史与职能定位
成立与发展:营养科(原营养室)成立于1958年建院之初,是医院最早设立的临床支持科室之一。初期仅由1名营养师负责全院膳食,70年代引入协和医院专家后升级管理架构,逐步从医技科室转型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支持部门。
核心职能:
营养诊疗:承担全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危重病例会诊、肠内营养支持及个体化营养方案制定;
膳食管理:统筹治疗饮食(如糖尿病饮食、低脂饮食)与普通膳食制作;
科普教育:开展院内营养讲堂、社区健康宣教及媒体科普活动(如北京卫视健康节目)。
技术特色与创新
1.肿瘤专科营养干预:
针对围手术期、放化疗患者推行“高蛋白高热量膳食”方案,减少治疗副作用;
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营养支持(累计565例次)、RhD阴性血型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感染风险。
2.科研与标准制定:
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如卫计委《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南》《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规范》;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3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编专家共识2项。
3.区域协作与公益:
支援河南、山西等地基层医院建立营养标准化体系;
参与西藏林芝义诊,搭建远程营养指导平台。
二、专家团队推荐
学科带头人
刘金英(副主任营养师)
科室副职,从业超30年,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肿瘤学组委员、北京食品协会理事。
专长领域:
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计划设计、营养性贫血综合治疗;
大众健康管理教育,参与编写《中国肿瘤医院营养师的防癌抗癌食谱》等专著。
丛明华(副主任医师,营养支持小组核心成员)
博导,国家癌症中心综合科专家,提出“整合肿瘤康复”学术概念。
核心贡献:
主导卫计委《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国家标准制定;
擅长癌症恶液质干预及康复期营养运动管理。
骨干专家
孙建平(住院医师)
专注肿瘤患者治疗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期管理,尤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肿瘤的营养调理。
辛晓伟(营养师)
精于消化系统肿瘤及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提供头颈部、乳腺肿瘤个体化饮食指导。
多学科协作专家
综合内科营养学组(山西分院)
由魏淑青主任领衔,开展肿瘤营养护理科研,推动个性化营养护理模式落地。
三、就诊提示
预约方式:
官网/健康山西App预约,部分专家(如刘金英)需提前1-2周挂号;
营养咨询热线:010-67781331(门诊时间早7:00晚17:00)。
服务范围:
初诊患者需携带病理报告及近期生化指标;
提供肠内营养制剂处方及居家营养管理方案。
营养科秉承“数据赋能营养,科学守护生命”理念,通过精准营养干预提升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为综合抗肿瘤治疗提供核心支持。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