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消化内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7-09 点击数量:19
一、科室概况与学科地位
1.历史沿革与平台建设
消化内科始建于1972年(大内科消化组),1992年正式建科,2006年建成消化内镜中心。历经王莲莲、田自然、许乐、罗庆锋等主任领导,现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重要组成单位,承担高干保健、疑难病诊疗及教学科研任务。科室以老年消化道疾病诊治为核心特色,年均门诊量14万人次,内镜诊疗量超4万例,其中高龄(≥80岁)患者占比显著。
2.亚专科体系与硬件配置
设消化道早癌、ERCP、超声内镜、炎症性肠病(IBD)、幽门螺杆菌等亚专业团队,形成多学科协作模式。
消化内镜中心占地500㎡,配备电子胃肠镜、超声内镜、磁控胶囊胃镜、小肠镜等先进设备,支持全天候无痛诊疗,实现消化道“无死角全覆盖”。
二、临床特色与技术优势
1.老年疑难重症诊疗
专注高龄、多病共存患者,开展高风险内镜手术(如ERCP、ESD),最高手术年龄达104岁,并发症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等急症救治中成功率领先,尤其擅长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综合处理。
2.核心内镜技术
早癌微创治疗: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愈率超95%,显著降低手术创伤。
复杂胆胰疾病:ERCP团队年完成大量胆管取石、支架置入术,居北京市前列。
超级微创技术:应用POEM(贲门失弛缓症切开术)、EUS引导下穿刺引流、隧道技术等,替代传统外科手术。
老年无痛内镜:联合麻醉科优化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流程,提升安全性与舒适度。
三、科研教学与社会贡献
科研创新:近5年牵头“十三五”国家级课题,聚焦幽门螺杆菌、早癌智能诊断技术转化;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急诊内镜诊疗车、活检护理盘)。
人才培养:作为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教学基地,年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全国首批消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公益服务:优化内镜预约流程,年举办患者教育讲座超40场;牵头社区早癌筛查项目,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四、核心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在罗庆锋主任带领下形成多领域协同的专家梯队:
1.罗庆锋教授(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领域:消化内镜微创技术、老年消化道疾病。
成就:主导内镜中心年诊疗量4万例;推动ESD、小肠镜等技术应用;主办“京医论坛老年消化内镜峰会”。
2.张帆医生(ERCP团队骨干)
领域:胆胰疾病内镜治疗(如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
患者评价:高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高,以“耐心沟通、技术精湛”获锦旗赞誉。
3.刚锐医生(疑难重症诊疗专家)
领域:复杂腹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救治。
患者评价:危重症患者家属称赞其“竭尽全力、仁心仁术”。
4.亚专科骨干团队
早癌团队:内镜早癌检出率国内领先,开展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精准诊断。
IBD团队:建立全病程管理路径,联合病理科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总结
北京医院消化内科以高龄患者安全诊疗和超级微创内镜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平台,在消化道早癌、胆胰疾病、疑难重症领域具备国内一流水平。其专家团队兼具临床创新与科研转化能力,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复杂胆道疾病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需求,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
下一篇: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