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汉杏林陪诊服务平台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13240162833
    手机2:18611908885

    北京汉杏林|汉杏林陪诊|汉杏林|挂号|陪诊|北京陪诊|预约挂号|办理住院|预约专家|预约手术

北京同仁医院低视力科简介及专家团队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数量:17

一、低视力科核心优势
1.学科地位与历史贡献
国内奠基地位:
由孙葆忱教授于1983年创立,是中国大陆首个低视力专科门诊,填补了国内低视力康复领域的空白。
学科开创性贡献:
1986年研制首套国产助视器,推动低视力康复器具国产化;
设计沿用至今的儿童图形视力表(含杯子、五角星等视标),提升婴幼儿配合度;
主编国内首部低视力专著《临床低视力学》及全国高等教材,奠定学科理论基础。
国际协作: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防盲合作中心成员,参与全球低视力康复标准制定。

2.诊疗体系与技术创新
精准康复方案:
儿童低视力:针对先天性眼病(如白化病、视神经萎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术后患者,结合视觉诱发电位(VEP)评估神经通路,定制“遮盖训练+红光刺激”方案,提升残余视力利用率。
成人低视力:聚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晚期、黄斑变性致盲患者,通过多模态助视器验配(如电子扩视镜、语音导航系统)重建生活能力。
特色技术:
AI辅助筛查:联合研发全球首个基于眼底照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深度学习模型(AUC=0.907),实现代谢性疾病早期预警;
中西医协同:创新“中药调理+针刺疗法+助视器适配”模式,延缓视神经退行病变进展。

3.科研与公益平台
数据库建设:主导“十五省眼科流调项目”,建立全国最大低视力临床数据库(超10万例),为《“十四五”眼健康规划》提供核心数据。
公益行动:
“光明行”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免费助视器超万件,建立11省市低视力门诊网络;
家庭干预计划:定制“21天视觉训练包”(含穿珠器、描红册),指导家长居家康复。



二、顶尖专家团队推荐
科室实行“全周期康复”分工,核心专家如下:
1.学科领军与儿童康复
杨晓慧(科主任,博导)
专长:儿童弱视“黄金期”干预(36岁),首创“三维一体疗法”(精准配镜+健眼遮盖+视功能训练),弱视治愈率超85%,避免斜视手术需求。
社会角色:中残联低视力康复培训首席导师,主持国家级近视防控课题。
门诊:需提前2周预约,支持学龄儿童“黄昏门诊”(17:00-19:30)。

郑远远(原防盲办公室主任)
创新点:研发国产便携式单筒望远镜助视器(获国家专利),帮助超千名低视力患者恢复阅读能力;主导基层门诊建设,培训技术骨干超千人。

2.成人低视力与疑难康复
胡爱莲(防盲办公室主任)
实践:组织“健康快车”公益行动,年完成低视力康复超5000例;擅长糖尿病性盲、青光眼晚期患者的助视器个性化适配。
邱礼新(中医眼科主任)
协同方案:运用“益气活血方剂”联合针灸,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微循环,延缓视力恶化。

3.功能重建与技术创新
赫桂林(副主任医师)
特色:针灸治疗小儿皮质盲、眼肌麻痹,结合助视器提升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付晶(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跨学科协作:针对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缺陷,设计“同视机+三棱镜”融合训练,恢复立体视觉。



三、就诊提示
挂号策略:
线上预约:微信小程序“北京同仁医院患者服务”每日7:00放号,特需门诊15:00开放未来7日号源;
加急通道:致盲性眼病(如急性视神经萎缩)持转诊单至诊室申请加号(杨晓慧团队优先)。
康复流程:
儿童:需备齐散瞳验光、VEP报告,首诊评估约1.5小时;
成人:携带OCT、视野检查等资料,助视器适配需复诊23次调校。
费用参考:
基础助视器:800-3000元(部分纳入残联补贴);
电子助视器:1.2万元起,公益项目可申请减免。

总结:同仁低视力科以“早干预+全周期康复”为核心,专家匹配建议:
儿童弱视/先天性疾病:首选杨晓慧(黄金期干预)、付晶(视功能重建);
成人助视器适配:胡爱莲(公益支持)、郑远远(技术创新);
疑难神经损伤:赫桂林(针灸联合)、邱礼新(中药调理)。
就诊前务必携带完整视觉评估资料,复杂病例可申请多学科会诊(如联合眼底科、神经眼科),如需陪诊服务请搜索微信小程“汉杏林陪诊”或联系“汉杏林陪诊”客服微信电话:13240162833,汉杏林官网:www.hanxinglin.com.cn。